展会新闻
官宣:粤港澳大湾区(广州)智慧交通产业博览会重磅升级为粤港澳大湾区智慧交通科技创新大会暨成果展!
2025-09-23 14:18  浏览:1005
 

“粤港澳大湾区(广州)智慧交通产业博览会” 从 2026 年起正式启用 “粤港澳大湾区智慧交通科技创新大会暨成果展”这一新名称,这场跨越五年的品牌升级,绝非简单的标识更迭,而是展会顺应智慧交通产业发展浪潮、响应行业深度需求的战略重构。
 
它不仅标志着展会从“初期行业交流平台”向 “辐射全国、链接全球的智慧交通领域标杆”完成华丽蜕变,更预示着粤港澳大湾区在智慧交通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领域,将开启“以会促研、以展促产”的全新发展阶段。
 
在交通技术迭代如潮的当下,作为标杆性盛会,更需以前瞻视野锚定行业未来走向。以“科技创新大会”命名,让这里成为全球智慧交通创新思想的策源地——不仅聚焦已成熟落地的创新成果,更着力呈现处于产业化临界点的技术突破:从基于数字孪生的全维度交通规划系统,到氢燃料电池在城市公交领域的规模化应用方案,诸多前沿探索将在此集中亮相,让客户提前触摸行业演进的未来图景。粤港澳大湾区智慧交通科技创新大会暨成果展 —— 将成为汇聚全球创新资源、贯通产学研转化链路,为智慧交通产业赋能,助力企业抢占全球技术高地的核心平台!


 
这种“立足当下需求、引领未来趋势”的定位,正是新名称蕴含的深层逻辑,确保盛会始终与行业脉搏同频共振,成为推动智慧交通产业升级的核心引擎。

 
 
曾经,我们以“粤港澳大湾区(广州)智慧交通产业博览会”之名,搭建交流桥梁、凝聚区域动能,成为国内智慧交通领域极具代表性的专业展会之一。如今,我们正式迈入全新阶段——粤港澳大湾区智慧交通科技创新大会暨成果展,将以更前沿的视角、更深度的赋能,打造中国智慧交通链接全球的核心枢纽。

大会率先启动“产业链伙伴定向邀约计划”推动上下游精准对接:上游精准邀请核心零部件、技术供应商,解决企业研发生产资源短缺问题以稳供应;下游搭建“技术供给方+场景需求方”对话渠道,加速核心专利技术商业化落地。

 
 
还开设“创新技术孵化展区”,既为企业提供独立展示空间,也设“产业链伙伴联合展示区”直观呈现“研发+配套+应用”全链条方案。这种“核心企业引领+上下游联动”的模式,能满足展商“找合作、找投资”需求,升级“产业链生态共建”,推动智慧交通产业资源整合与企业共赢。
 

 
“成果展”让新定位更具落地效能。展会将精心规划特色展区,集中呈现从实验室走向市场的创新成果,覆盖智慧建造、智能管养、数字转型、绿色低碳、智能网联、车路协同、产业融合”等核心领域,重点展示智能化与数字化、绿色化与可持续发展、先进工程材料与结构、自动化建造与智能施工、新型运维与安全技术等领域,通过实物展示、场景模拟、互动体验等多元形式全景呈现,让客户直观感受科技创新带来的变革力量,加速成果与市场需求的精准对接。
 
智慧交通产业正迎来从“技术沉淀”到“场景应用”、从“局部创新”到“全域协同” 的转型拐点。作为串联产业要素、赋能创新转化的核心枢纽,粤港澳大湾区智慧交通科技创新大会暨成果展精准洞察行业需求变迁,以“服务升级”为核心脉络开启全方位革新。
AI大数据技术


 
粤港澳大湾区智慧交通科技创新大会暨成果展引入AI大数据技术。该技术依托五年积累的企业资源、过往合作案例数据,结合实时行业趋势,通过多维度算法为观众自动匹配高度契合的展商。观众展前线上填报需求,到场后无需盲目逛展,依匹配报告直连目标展商,大幅节省时间。从“需求匹配系统” 到“AI大数据精准匹配”,邀约体系升级是对观众核心需求的深度响应,以技术赋能优化服务,让逛展更具价值,推动展会从“行业聚会”加速向“高效对接平台”转型。
国际展区


 
为优化海外展商与观众的参展体验,大会推出多项专属服务:设立国际展区供展商充分展示产品技术;组委会配备海外对接顾问提供 “一对一” 全流程服务,助力其深度了解中国产业政策与市场需求,加速融入中国生态、降低在华发展门槛。“国际资源本土化、本土产业国际化”的实践,为智慧交通产业跨国协同注入强劲动能。
定制化议题对接


 
在技术研讨服务方面,将推出“定制化议题对接”服务。展前通过调研收集客户关注的技术痛点与创新需求,根据需求邀请相关领域的专家与企业代表组成专题研讨小组,在展会期间开展小范围、高深度的闭门交流会,为客户提供针对性的解决方案与合作思路。同时,还将搭建线上研讨平台,对重点论坛进行实时直播与回放,让未能到场的客户也能参与其中,拓展交流的广度与深度。
 
成果转化服务

 
成果转化服务将形成“展示—对接—孵化”的全链条体系。设立“成果转化对接中心”,安排专业的技术经纪人与市场分析师,为参展的创新成果提供价值评估、市场前景分析等服务,并根据成果特点精准匹配有需求的企业、投资机构与政府项目,组织一对一的洽谈对接会。对于具有潜力的初创项目与技术,将联合大湾区的科技园区、产业基金等推出 “展会孵化计划”,提供办公场地支持、融资对接、政策申报指导等后续服务,助力成果从展会走向产业化。
 
内容方向的重磅升级成为本次焕新的核心抓手——以“锚定前沿趋势、构建生态内核”为导向,旨在集中呈现近年来我国在智慧交通领域攻坚克难取得的重大技术突破与标杆性创新成果,系统铺陈 “智慧建造、智能管养、数字转型、绿色低碳、智能网联、车路协同、停车充电、道路运输、产业融合”九大核心领域的最新发展成果,形成覆盖智慧交通全产业链的成果矩阵,全方位展现行业发展的硬核实力与前沿方向。
 
 
 
粤港澳大湾区智慧交通科技创新大会暨成果展敏锐把握产业发展脉搏,以“资源链接升级”为关键支点,围绕“政企联动”逻辑重构服务体系,通过打通政策、技术、资本、项目等关键要素的流通壁垒,为大湾区智慧交通产业搭建起高效协同的生态平台,助力区域在全球智慧交通竞争格局中抢占先机。
 
政策资源链接进行全方位重磅升级,打造“解读—互动—落地”的全链条服务,让政策资源真正成为推动产业发展的 “催化剂”。
政策解读环节,大会不再局限于传统的 “政策宣讲会”,而是联合核心机构,设立 “政策解读专区”与 “战略需求发布平台”。
搭建 “政企政策互动通道”,打破过去“政府讲、企业听” 的单向模式。一方面,设置 “政策诉求收集窗口”,企业可通过线上平台或线下专区,向政府部门反馈技术研发、项目落地中遇到的政策瓶颈,如“智慧路网项目审批流程复杂”“交通数据安全合规标准不明确” 等问题,政府部门现场回应并记录诉求,后续纳入政策优化考量;另一方面,举办 “战略需求对接会”,政府部门提前发布大湾区智慧交通领域的重大战略需求。
设立 “政策落地服务站”,为企业提供 “一站式” 代办服务。企业在大会期间确定的合作项目,可直接在服务站咨询项目审批流程、申请政策补贴、办理资质认证等,政府部门安排专人对接,缩短审批周期。
 
大会以“政企联动”为纽带,对技术与项目资源链接进行升级,构建 “技术展示—需求发布—精准匹配—项目落地”的全流程体系,让技术资源真正“活”起来。
在技术成果展示环节,大会摒弃传统“按企业分类”的陈列体系,转而以 “技术赛道”为核心划分展区。
在需求发布与精准匹配环节,大会搭建“线上 + 线下”融合的“政企项目对接平台”。线上平台开发 “智能供需匹配系统”,政府部门提前上传重大交通项目需求清单(如“城市智慧停车系统建设项目”“高速公路智慧运维项目”),明确项目预算、技术要求、合作模式等;企业则上传技术成果、案例经验、合作意向等信息,系统通过算法自动匹配潜在合作伙伴,并生成 “匹配报告”,推荐双方进行深度对接。
 
此次重磅升级后,大会将既深度融入大湾区交通一体化建设,助力区域交通基础设施互联互通与技术协同应用,又为交通强国战略的技术创新、产业协同提供实践支撑,切实推动交通产业高质量发展。2026年6月3-5日,这场交通盛会将以更宏大的规模、更前沿的视角重磅回归。这场跨越山海的智慧之约,必将书写出更精彩的产业传奇,让智慧交通真正成为改变世界的力量。



 
发表评论
0评